认知早训总结 ——信风
这三天早训认知,虽说不是收获满满,但还是有所学习和启发的。
我们组(兔子组)认知这三天分别在东园图书馆两侧和西园桥头进行。大概认了六十多种,基本一半以上认过。虽然没有植物知识大更新,也不能厉害到像板蓝根一样给别人讲解,但还是蛮开心的,因为像许多以前认过的槭树科的树终于基本可以分辨了,一些图册上介绍的植物如天胡荽也找到了,还学习到一些同属植物共有的特征,像樱属的托叶呈线状,胡颓子属的叶上都披有鳞片等,每一点一点小小的乐趣都让人开怀好多。还有西园苗圃里树苗真是多而杂,弄得我晕头转向,没想到这些平时天天经过看似普通的树苗,却有着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名字,还有着不一般的国家级保护称号,真是人不可貌相,植物也不可。
这三天认知早训中,我更加确信认知真是件美妙而又有趣的事情。美妙在哪呢?美妙在除了认识植物之外,还可以去感知大自然带来的美。比如,在那里,有一簇苔藓,在清晨露水的洗浴下,青翠欲滴,而正巧,透过树叶缝隙的阳光洒在了那里,而你,又恰好在一个绝佳的视觉位置发现了它,那一瞬间,感觉人与自然的和谐便像融入于一幅画......有趣又在哪呢?有趣在,只要你细细地深入观察,每一次寻觅都是会有全新的收获,绝不枯燥!也许是发现从未见过的花,也许认识了你未曾叫得出名字的草,也许温故知新,同种植物却学习到不一样的东西等。相信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。
然而,虽然认知有趣富有魅力,但它还真是一项考察一个人观察力和记忆力的事情,还有学习能力。像在认知过程中,要观察这棵树的树叶是什么形状?有无锯齿?树皮是怎样的?整棵树给人以一种怎样的感觉?能否注意到这些,就考验一个人的观察力了。在观察之后,能否记住它就又涉及到你的记忆力。你去用心去记住了吗?记忆力好的人,一目了然,胸有成竹,记忆力一般的人,就需多加复习和巩固。而到这里就考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了。学习能力好的,也许边记笔记边认知,或者事后查找资料,亦或者多去复习多去转转等方式让自己很好地掌握,也许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并不同,但一个人的能力大小也可从中体现出。然而像我,就是个不好的例子了......我前文提到过,有一半的植物是我认过的,但是,仅仅记得是以前认过,我并不完全认识,更不能说是了解。想想原因还是上学期认知时没有好好复习,我又不是记忆力超群的天才,像这种浅浅记过的东西基本一睡就忘,然后由于各种事情冲突就把复习这件事冲没了,可谓一个教训吧。
还有,这三天认知早训对自己的心态和能力还是十分有挑战的。在我身上出现了两个问题,第一个是心态浮躁得厉害。因为最近学业繁重加上晚训早训,还要做认知文档,心里比较烦躁,弄得上课听不下去,整个人注意力也不集中,各种事没做但各种事都想做,结果一堆事摊开,着手点不知道在哪了,便不想管了。虽然明知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先冷静下来好好规划时间,但终归咎于自己不够成熟历练不够,整个人还是萎靡下来了。想想正确的态度应该是:事情都已经来了,那就该做的做好咯,烦躁什么的胡思乱想什么的都是给自己逃避现实做借口,问题就这样摆在那里也不可能得到解决。以后还是要反复提醒自己要避免出现这个情况;第二个是做事效率不够吧。因为自己本身又对细节比较较真,在做认知文档时,每做一点就要反复检查弄字体排版等,一份文档下来花了半天以上时间,但不仅时间不够且效果甚微,应该是大体先做下来再慢慢改细节,这样如果时间紧张也是可以按时完成任务的。
此外,根据这次认知,让我想到一些方法可以来帮助下一届小孩认知。像是这次做认知文档,感觉效果还是不错,因为是自己拍摄且自己找资料,对记忆的深化十分有效,所以给下一届小孩带认知时,同样的可以让他们自己拍摄,自己找资料,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做个PPT,让他们来讲解给别人听,这样不仅帮助他们的记忆,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以及考察他们的态度。 |